现在时间是:
主要业务

​作为面向全省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科研事业单位,省安科院聚焦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聚力实现《四川省“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安排的“建强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目标任务,不断深化科研事业单位职能定位,以“科技引领,在创新突破中服务发展全局”为工作总基调,聚焦前瞻性与关键性技术研究,通过持续研发并推广可落地见效的“专业化+信息化”产品,在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安全科技成果评审和推广应用、安全生产风险感知和研判预警、安全生产领域危险源调查评估和治理、事故应急咨询服务、全省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和技术管理、安全设备检测检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咨询认证、安全宣传教育、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指导、信息化建设、自然灾害防范应对、灾害事故调查评估和应急抢险救援技术支撑保障等方面,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服务安全生产

以“最小工作单元”为抓手,积极推广遏制重特大事故“1+3”体系建设工程,融合“专业化+信息化”,用“三位一体组合拳”的方式,分步有序转化科研成果,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贯通发展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生态,积极协助地方政府构建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推动地区和行业领域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

“空天地一体化”风险感知技术

运用高分卫星、无人机遥感、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识别异常区域,获取准确详细数据,动态评估风险源灾害状态,实现数据信息时代“多、快、好、省”的精准诊断。已为四川省300余座矿山、200余家化工企业、10余座桥梁等建立健康档案数据库。


多元感知应急监测预警技术

运用应急监测智能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在线研判,为监管部门监督执法和企业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已覆盖四川、西藏、青海、江苏等地的非煤矿山、化工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部分风险源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累计布设在线监测设备800余套。


“专业化+信息化”风险管控技术

通过安全生产“清单制二维码”,为攀枝花市35座尾矿库、成都市新都区城市安全、内江市资中县安全生产执法、四川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安全生产等开展清单制管理工作,用多快好省的技术手段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支撑应急救援

立足地震与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保障,做好全灾种应急技术支撑。先后参与“8·14”成昆铁路山体崩塌、汶川“8·20”强降雨特大山洪泥石流、木里“4·5”森林火灾、“9·5”泸定6.8级地震等应急救援30余次,编制“灾害快速评估简报”200余期、遥感影像图2000余张。

地震与地质灾害领域

自主研发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目前已实现地震灾害信息发布后10~15分钟内自动出具《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简报》,及时有效地为指挥部决策部署提供科学辅助支撑,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在全省示范开展重特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评估、专项救援行动方案制定等工作,为精准辅助现场救援及指导地方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水旱灾害领域

以暴雨预警为启动条件,快速研判洪涝灾害风险大小和分布,支撑防汛抗旱指挥部开展防范应对工作。制作三维全景数据,为指挥部提供现场实时受灾情况数据;及时获取灾区无人机影像,研判灾害范围和制定救援方案;基于无人机数据与历史影像,制作救援态势分析图,辅助现场指挥部决策;灾后基于无人机数据影像,调查受损情况,为现场指挥部提出终止响应建议提供数据支撑。


森林火灾领域

利用动态空、天多源遥感数据,开展森林火灾灾前、灾中动态监测,编制各类火情态势动态感知与应急救援图件,有力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决策指挥;灾后,辅助完成火灾态势推演与救援过程复盘,为事故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服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

率先探索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开创性应用自然灾害关键致灾因子,构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技术支撑体系,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应对能力。自2021年6月1日以来,每周、每月及重点时段发布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报告,为全省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为保障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协助攀枝花市、德阳市旌阳区、内江市市中区和资中县、阿坝州松潘县等地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培训。相关工作被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表扬。


支撑事故调查

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组织院内专家先后参与泸州市龙马潭区“1·13”罐车较大爆炸事故、宜宾市恒达科技有限公司“7·12”重大爆炸着火事故、宜宾市长宁县福荣笋类食品厂“5·24”较大中毒窒息事故、泸州市神臂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7·13”较大事故、甘孜州丹巴县关州水电站“1·12”较大透水事故等事故调查,切实强化专家的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作用。




业务范围:

安全生产领域

矿山领域

煤矿

煤矿安全科学理论与方法、政策与法律、宏观战略和发展规划等基础研究;

煤矿事故预防,瓦斯、水害等重大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及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和起草;

煤矿危险源辨识、评估以及应急救援技术研究;

煤矿安全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应用、技术转让以及相关成果转化工作;

矿山及工程水害防治、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隐患排查治理、瓦斯隧道施工通风管理与瓦斯防治等技术咨询服务。


非煤矿山

非煤矿山安全科学理论与方法、政策与法律、宏观战略和发展规划等基础研究;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和起草,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辅导与评审;

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应用、技术转让及相关成果转化工作;

非煤矿山行业设计、风险源辨识、分析评估论证、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等技术咨询服务。


危化领域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相关政策、法规、标准以及规划研究和编制修订;

化工、医药、危险化学品、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安全风险评估、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人员操作可靠性等技术研究;

为监管部门、工业园区(集中区)、企业提供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技术工作;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咨询服务、事故调查技术工作;

危险化学品相关安全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信息平台建设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治理分析及研判应用;

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化工、医药、危险化学品、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等技术支撑工作。


工贸领域

工贸行业风险分析、分级管控、专项检查、隐患排查、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技术标准起草、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等安全技术服务;

建立健全工贸行业风险研判机制,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的技术调查支撑以及预防、控制、事故调查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

地震与地质灾害

以“清单制”模式编制地震应急预案;

县级重特大地震灾害救援行动方案编制;

地震灾害快速评估;

全面支撑地震灾害抢险救援;

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评估;

开展常态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分析;

全力支撑地质灾害抢险救援。


水旱灾害

灾情快速获取;

救援态势分析;

技术支撑工作。


森林火灾

灾情快速获取;

救援态势分析;

技术支撑工作。


城市安全领域

城市安全源头治理、风险防控、保障能力、应急救援和安全状况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服务;

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经济开发区、工业园(集中)区安全风险评估的政策咨询与技术服务;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区域,建筑施工、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城镇燃气、防洪排涝等安全预测、预防、预警研究和安全技术服务;

建立健全城市安全领域风险研判机制,开展生产安全事故的技术调查支撑以及预防、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保险金融机构安全生产责任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


信息化领域

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

应急管理领域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建设,归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数据资源,推动数据共享交换和开放应用,承担数据治理平台运维管理;

应急管理信息化理论与方法、政策与法律、宏观战略和发展规划等基础研究;

应急管理信息化技术标准研究、起草;

前沿科学技术在应急管理领域融合创新应用,承担应急管理大数据理论模型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检测检验领域

危险特性尚不明确的化学品物理危险性测试、判定鉴定和分类;

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工作;

危险化学品登记和事故调查等;

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